当信号沿传输线向前传播时,始终感觉到瞬态阻抗,其可以是传输线本身或其他组件的中途或末端。对于信号,它不区分它是什么,并且仅通过阻抗感觉到信号。
如果信号所感受到的阻抗是恒定的,那么只要感知的阻抗发生变化,无论是什么原因(可能在中途电阻,电容器,电感器,孔,PCB角,连接器中遇到),它都将正常传播,信号将被反映出来。那么多少反映回传输线的起点?测量信号反射的重要指标是反射系数,它表示反射电压与原始传输信号电压之比。反射系数定义为:1.jpg其中:2.jpg是变化前的阻抗,3.jpg是变化后的阻抗。假设PCB线的特性阻抗为50欧姆,传输过程中遇到100欧姆贴片电阻,暂不考虑寄生电容电感的影响,电阻为理想的纯电阻,则反射系数为:4。 jpg,信号被1/3反射回源。
如果传输信号的电压是3.3V电压,则反射电压是1.1V。
纯电阻负载的反射是反射现象研究的基础,电阻负载的变化不过是以下四种情况:阻抗增加有限值,减小有限值,开路(阻抗变为无穷大),短路(阻抗突然变为0)。
阻抗增加有限值:计算出反射电压以上的例子。
此时,信号反射点将有两个电压分量,部分来自源的3.3V电压,另一部分是反射电压1.1V,那么电压的反射点是两者的总和,即是,4.4V。
阻抗减小有限值:
仍然根据上面的例子,PCB线的特征阻抗是50欧姆,如果遇到的电阻是30欧姆,那么反射系数是5.jpg,反射系数是负的,表明反射电压是负电压,价值是6.jpg。
此时,反射点电压为3.3V +( - 0.825V)= 2.475V。
开路:开路等效于阻抗无穷大,反射系数按公式计算为1。也就是说,反射电压是3.3V。反射点的电压为6.6V。
可以看出,在这种极端情况下,反射点处的电压加倍。
短路:短路时阻抗为0,电压必须为0。
反射系数通过公式计算为1,表示反射电压为-3.3V,因此反射点电压为0.计算非常简单,重要的是要知道由于反射现象的存在,信号传播路径的阻抗改变点,其电压不再是原始电压的传输。该反射电压改变信号的波形,这可能导致信号完整性问题。这种感知理解对于信号完整性和电路板设计的研究非常重要,这个概念必须在脑海中建立。